TaylorMade 提出全新飛行四要素
Qi35 開球木桿
透過結合廣為人知的三大飛行要素——「球速」×「起飛角度」×「後旋量」,以及 TaylorMade 頂尖技術實現的「更高寬容性」,將高爾夫球手帶向飛距的全新世代。經過不懈追求與技術創新,TaylorMade 打造出全面釋放高爾夫球手潛能的全新「Qi35」系列一號木。
史上最值得信賴的開球木桿
以碳纖維桿體引領「10K」時代的 TaylorMade,再次憑藉其高超技術力與創新精神,挑戰飛行距離與容錯性的極限,終於打造出「史上最值得信賴」的開球木桿。TaylorMade 提出的全新四大飛行元素——「球速」×「起飛角」×「後旋量」×「更高的容錯性」,徹底釋放每位高爾夫球手的潛能。
註記:慣性矩 10K 僅適用於「Qi35 MAX」開球木桿。
進化的多材質結構設計結合碳纖維、鈦、鋁與鎢等多種高端材料,通過精密配置實現進一步升級。
透過降低桿面重心位置(CG 投影)來擴大有效擊球區域,即使是偏心擊球,也能保持穩定的初速,進而提升飛行距離。此外,碳纖維桿體實現了桿頭的輕量化設計,配合最佳重量分配與重心優化,實現高慣性矩與高初速的完美平衡。
桿頭前後配置兩個重量不同的 TAS 配重(13g × 1 / 3g × 1)。碳纖維材質的特性使得調整範圍更大,實現了擊球高度和旋量的靈活調整。
前方 13g / 後方 3g:實現低旋、高穿透性的彈道。
前方 3g / 後方 13g:提升高彈道與容錯性。
採用輕量化的 60 層碳纖維旋轉桿面(Twist Face),大幅提升能量傳遞效率並增強球速。整體設計採用霧面黑鉻碳纖維材質,結合「Qi35 MAX」的標準桿頭尺寸,提供結實且緊湊的視覺感受,提升擊球時的信心。
承襲經典技術
「碳纖維彎曲桿面」:升能量傳遞效率並減少擊球偏差影響。
「貫穿式速度凹槽」降低偏差擊球導致的球速損失。
「Infinity 碳纖維桿冠 & 碳纖維桿底」:實現高慣性矩與±2° 仰角調整功能。
透過這些 TaylorMade 獨創技術,結合飛行性能與寬容性,實現性能與穩定性的雙重提升。
球桿 | Qi35 開球木桿 | |
---|---|---|
球頭材質 | 鈦金屬框架 [9-1-1 ti] + Infinity 碳纖維桿冠 + 碳纖維底座 + 強化複合碳纖維環 + TAS 後配重(13g)+ TAS 前配重(3g) | |
桿面材質 | 60 層碳纖維彎曲桿面 + PU 塗層 | |
仰角 (°) | 56 (STD) - 60 (UPRT) | |
球頭體積 | 460 | |
桿身長度 (吋) | 2025 Diamana BLUE TM50 | 45.5 |
桿身 | 2025 Diamana BLUE TM50 | |
---|---|---|
硬度 | SR | R |
球桿重量 (g) | 約297 | 約296 |
桿身重量 (g) | 約50 | 約49 |
桿身扭力 | 4.5 | 4.8 |
揮桿重量 | D0 | D0 |
折點 | 中 | |
握把 | TM 2025 LK CL360 (握把直徑 60/重量47.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