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達康高爾夫 Golfpoint 會員獨享點數兌換優選商品!
邁達康競標網 邁達康高爾夫旅遊 邁達康高爾夫LINE好友 邁達康高爾夫粉絲團 邁達康高爾夫全台門市 邁達康高爾夫印球區 邁達康高爾夫海外直送
• TaylorMade • PRGR
• Team Yoshimura • PING
• TITLEIST • ADIDAS
• Under Armour • NIKE
• V PLUS • ecco
• Bettinardi • HONMA
• BRIDGESTONE • OAKLEY
• KASCO • FootJoy
• MARUMAN • MAJESTY
• ONOFF • Cobra
• SUPERNOVA • PUMA  
邁 達 康 全 台 門 市
台北信義A8 台中新光
台北信義A9 台中大遠百
台北內湖行忠 台中公益
台北松江 台中軍福
林口美麗華球場 嘉義北港
新北板橋大遠百 台南永華
新北中和 台南裕文
新北大新店 高雄夢時代
桃園春日 高雄中華旗艦
桃園亞洲 高雄鳳頂
新竹中華 高雄澄清
台中環崇  
  產品搜尋 >> Search
關鍵字
10K MOI 的驚艷飛行!TaylorMade Qi10
Cobra_DARKSPEED 讓你超越一切!
2024 Adidas go-to 系列新品上市!
重力主義!2024 ONOFF KURO!新次元的飛行距離性能!
PING 史以來最直、容錯性最高!G430 Max 10K 一號木登場!
ECCO LT1 鞋款,採用超輕量、最先進的泡棉 提供出色的、回彈力和柔軟度!
Titleist Pro V1X Left Dash 高爾夫球
經典雅致風格 顏質與性能兼備!FJ 2024 Traditions 鞋款!
Majesty Royale 全系列!更強勁、更銳利、更遠距!

活躍的 70 年初“碳纖維桿身”登場

踏入1970 年代,高爾夫球具界的情況變得煥然一新。新品牌加入的同時引入了科學化的研究和開發。71年有 DAIWA GOLF ( 現在GLOBERIDE)、Maruman Golf 相繼投身高球界;翌年有 Bridgestone 設立 Bridgestone Spalding,開始製造和發售球桿。諸如上述加入企業。今天已成為了高爾夫界主力品牌。同時,在這個時期,各製造商也就球桿的重心位置、甜蜜點、球具表現、桿頭速度與球的初速、球的彈道、倒旋量和空氣阻力等項目,以更科學的角度進行開發。1969 年,更有以科學角度解釋球桿的《高爾夫-頭之體操》(河村龍馬,東大名譽教授著)一書出版。

當年球壇新星尾崎將司的出現,讓高爾夫運動變得更加蓬勃。他在71年晉身職業界,一鳴驚人成為日本 PGA 錦標賽的冠軍。當年他更在五個比賽中勝出,一躍成為一等一的球手。直至 96 年,他總共贏得一百場勝利,讓人記憶猶新,為日本高球運動建立了一個黃金時代。於是乎,後來人們就形容 1971 年是第二次高潮熱的開端。

終於邁向新材質的時代

處於高球熱的時期,1972 年的第一屆太平洋俱樂部大師賽(即現時的三井住友 VISA 太平洋大師賽),發生了一件讓球具界轟動的事情。那場比賽Gay Brewer 使用了“Black Shaft”奪標,碳黑色的外形和優越的飛行性,讓日本製造商和球手留下了深刻印象。

“Black Shaft”由美國 ALDILA 製造,正是碳纖維;當時 NASA 的阿波羅計劃造就了宇航工業,碳纖維正是當中一項重要發明,該升空計劃中有一位獨立研究員是高爾夫迷,後來他創辦了ALDILA 公司,率先採用碳纖維製造球桿。HONMA GOLF 在 73 年成為第一家日本品牌生產碳纖維桿身,後有 TORAY 和 OLYMPIC 釣具公司共同推出了 TORAYCA ,還有 DAIWA 精工、藤倉化成和日立化成等公司也不甘人後,一時間日本製球桿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美國十多個品牌在 74 年躋進日本市場,同時間又新加入了 11 家日本公司,就連鋼製球桿廠家亦開始進行碳纖維桿身的研發。這麼一來,整個球具界也向著碳纖維桿身的方向邁進。

1958 年,PING Golf 始創人Karsten Solheim 創製出世上首款具 Toe & Heel Balance 理論的 Putter。之後他在 67 年,以相同理論製作其他球桿。

碳纖維桿身大熱 幸免於石油危機

碳纖維桿身在72年秋天進入日本,翌年中村寅吉、呂良煥、Ben Alder等一眾男子職業球手與女子職業球手都對碳纖維桿身情有獨鍾。碳纖維桿身輕得難以置信,用起來得心應手又可以把球打得很遠,所以也風靡了一眾業餘球手。即使配碳纖維桿身的 Driver 一支售十萬日圓、日本製的售價八萬日圓,銷售依然如火如荼。

1973 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危機在翌年亦蔓延到日本,對經濟造成沉重打擊。不過全仗著碳纖維桿身的出現,危機並沒有拖跨高球用具行業。由於碳纖維桿身很適合日本人的體格,所以哪怕是價格昂貴,碳纖維桿身的風靡程度較美國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碳纖維桿身熱席捲球具界,不過回說當初其實存在著兩個問題。第一,是組裝問題,碳纖維桿身大約重 70~80g,鋼製桿身則重 120g以上,重量相差很多,在生產供業餘球手使用的球桿時,面對如何掌握平衡(當時是 D2左右) 的問題,製造商十分苦惱。結果,他們決定把桿頭重量增加30g左右。

第二個問題是扭矩。當時標準碳化素纖維桿身的扭矩值高達 13.0,即使跟現在給業餘球手用的相比也有三倍之多。一些擊球力很強的球手用過碳纖維桿身後,都認同它能把球打得很遠,但方向並不穩定,表現受到嚴厲批評。因此有很多人都擔憂它會重蹈 68 年鋁合金桿身熱潮一閃即逝的覆轍。

基於這個原因,碳纖維桿身的熱潮頓時冷卻下來。為了解決扭矩的問題,在碳纖維桿身之中混入硼 (Boron ) 等特殊材質是方法之一;而75年,DAIWA 則採用了Anisotropy Carbon Cross 積層法。在製造商不斷宣揚碳纖維桿身的好處之下,83 年尾崎將司也使用了。自始展開了連職業球手也選用碳纖維桿身 Driver 的時代。

 

雙層構造的高爾夫球,憑著驚人的飛行距離改變世界,柿木桿頭的終結者。

“繞線球”(Wound ball) 這個名字,對只打了十年高爾夫的球友們會很陌生。繞線球是1902年一位美國醫生 Coburn Haskell 所發明的,以後這種“Haskell”高爾夫球就成為往後一百年的主流。這種繞線球顧名思義,是以絲線繞著橡膠核心,再加上一層外殼覆蓋而製成。相比以前一直沿用的 Gutta Percha Ball,它飛行的距離可以提升 30~50 碼之多,是高爾夫球的一大革命。

2000年代是屬於複合實心球的年代。這種球是在81年開始變得普及,雙層構造的球在當年出現後,在一瞬間便掀起了一股熱潮;早在 70 年,SPALDING 已經推出過雙層構造的 Top-Flite 高爾夫球;到了81年,同類型的球也相繼出現,例如:Titleist Pinnacle 、Bridgestone Sports ALTUS 和住友橡膠工業的DDH。增加擊球距離的特性早已街知巷聞,所以在一瞬間便滲透了整個市場。

雙層構造的高爾夫球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它的製造成本比繞線球便宜,持久耐用。而且它有高彈道低倒旋的特性,可以飛得很遠。當時繞線球每個約售 400~450 日圓,相比之下雙層構造的高爾夫球則售 600 日圓左右,兼且需要預訂,足見它有多受歡迎。

然而雙層構造的高爾夫球也有缺點,就是它的外殼堅硬 (壓縮值為 115 左右),而當時大多數球手都是使用柿木造桿頭,所以他們的球桿很快就變得破破爛爛的,擊球感也很差勁。再者由於球的倒旋很少,難以令球停在草地上,也不容易旋轉令球兒拐彎,總之缺點多不勝數。由於以上原因,所以大多數男子職業球手一開始時都只抱著玩味性質使用。舉個例,在 82 年秋天某個比賽,雙層構造的高爾夫球使用率佔了的 65%,到了翌年,由於球手們都不喜歡這種球,使用率大幅下降到了35%。直到93年軟質的雙層構造高爾夫球出現後,職業球手才積極轉用。

再說,由於當雙層構造高爾夫球太過耐用,也致使製造商的營業額下降,老闆們為此煩惱不已。不過,業餘球手則認為它的出現,讓2號桿能打出從來沒有那麼遠的距離,喜歡到不得了。順帶一提,在雙層構造高爾夫球大行其道的同時,金屬和碳素桿頭的 Driver 也隨之面世,球桿同樣暢銷。

1961 年,有賀高爾夫製作所推出“林職業球手系列”。桿頭有著寬而
薄的 Round Face,看來是專為日本人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