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
發售 PRGR 新品牌 "ZOOM"。 引領多功能桿的黎明期。
"ZOOM i" 作為鐵桿型多功能桿,是連巡迴賽職業選手也非常愛用的一款球桿名器。
 


   
1994 年
發售大尺寸桿頭、超輕量的鈦合金一號木桿 "DATA WOOD REVERSE SD Titanium"(俗稱 "紅鈦" )。發售軟鐵鍛造的空心鐵桿"DATA601"。
以 "長鐵桿易擊打,短鐵桿易瞄準" 為概念,精心設計各號鐵桿的重心高度。
吸引了眾多高爾夫愛好者(特別是高手),其後來被譽為高爾夫球桿名器。
 


 
 
1993 年
"DATA" 系列登場。 "DATA METAL WOOD"(俗稱"銀牌")採用獨有的 "REVERSE 逆向理論" ,使當時主流的高重心桿頭產生大逆轉,開發出了一種新的低重心桿頭。
其劃時代的設計引起高爾夫愛好者們的熱切關注。
 


   
1992 年
發售以彎曲頸部為特徵的碳材桿頭一號木桿 "BENT" 。
通過將球桿的軸線轉向桿頭內側,使該桿型能夠大幅減少右曲球的機率。
 


 
 
1988 年
發售以"易打的長鐵桿"為概念打造的碳材桿頭鐵桿。 "INTEST"。以其紅色細長的桿頭外表,被稱作"鱈魚子",引起球界風潮。被譽為是多功能球桿的鼻祖。 同年,發售女性專用球桿"M-30"桿型。一時間,佔據女用高爾夫球桿市場頭籌。

PRGR 專為一般女性高爾夫球手,開發出首款女性專屬套桿「M-30」,讓「小」女子也能揮出「大」力量。一般女性的肌肉力量只有男性的60%左右,平均桿頭速度為 27~30米/秒。 PRGR 通過分析一般女性高爾夫球手的肌肉力量、桿頭速度和揮桿類型,在材質・設計・制法等方面精益求精,不僅提升了飛行距離與易打性,更實現了不同桿型之間明確的距離差。「M-30」球桿不斷進化,演變成至今熱銷的「SWEEP」系列。
 


   
1986 年
發售以 "提升桿頭速度的一號木桿" 為概念的 "μ-240" 。
作為一款使用碳材(CRRP)的劃時代一號木桿產品,獲得市場認可。
在43英尺仍是高爾夫球界的主流的當時,可說是輕量化·長型(44英尺)一號木桿的先驅球桿。
 


   
1984 年
舉辦桿頭速度測試大會,到場參與人數超過2萬。
同年,在這個以柿木球桿為主流的時代,率先發售採用碳材桿頭的 "M-1" 、 "M-2" 的一號木桿。 同時發售根據桿號分別設計(輕鬆擊出遠距離,控球性好)的鐵桿 CT 系列。
 


   
1983 年
提出高爾夫愛好者等級基準 "桿頭速度(H/S )"。
該基準現已成為世界高爾夫球界的常識性指標。
不僅依靠感性與經驗,更運用科學方法製作球桿的 PRGR 新頁面由此揭開。
同年,發售 PRGRBALL,正式進軍高爾夫業界。以"配合桿頭速度的高爾夫球"為概念,推出 M-37、M-40 等以桿頭速度區分設計的多種高爾夫球產品。